AICoin动态

北深两团分享会暨图片展覽在香港舉辦見證港青

新闻 2025-07-31 03:00

  7 月 30 日,由兩岸三地青少年交流促進會主辦、香港民政及青年事務局青年發展委員會資助的 “2025-26 民青局青年內地實習資助計畫” 北京和深圳兩團分享會暨圖片展覽在香港灣仔富通大廈會議室順利舉辦。活動集中展示了兩地實習團的豐碩成果,表彰了王佳依、羅宗煊、朱東升等 “團隊最優秀獎個人獎” 及楊雅雯、潘瑋阡、敖宇濤、羅宗煊、張敬唯等“最佳組長”,為為期 50 天的內地實習畫上圓滿句號。

  本次實習計畫分為北京、深圳兩大方向,共吸引 55 名香港及海外高校優秀學子參與,涵蓋文化傳播、高科技、金融、法律、傳媒等多個領域,旨在通過沉浸式實踐,助力香港青年深入了解國家發展脈絡,提升職業素養與文化認同。

  北京團由中國文化傳媒集團、中國對外演出公司等中央國有文化集團鼎力支持,15 名香港學子投身非遺傳播、國際演出推廣、文物數位化等文化領域實務工作。在中國文化傳媒集團下屬機構實習的鐘毅傑,參與了全國一級文物普查統計與數位化平臺建設,將數萬件青銅器、書畫等文物檔案標準化錄入資料庫,深刻體會到 “文物數位化不僅是技術改造,更是文化價值的解碼與重建”;在中國對外演出公司參與香港芭蕾舞團《梁祝》赴美推廣的唐樂樂,則創新性探索出 “借勢在美華人社群” 的傳播路徑,領悟到 “文化輸出需以共情為橋,在迂回中實現影響力滲透”。

  工作之外,故宮研學、同仁堂體驗、北京大學交流等活動,讓學子們在紅牆黃瓦與現代建築的交織中,觸摸中華文明的厚重底蘊。正如浸會莊偉詩所言:“北京的實習生活,不僅讓我在專業技能上有了質的飛躍,更讓我對這座城市有了深刻的情感聯結。”

  深圳團聚焦高科技、金融及電商運營領域,40 名學子進入盈科律師事務所、松禾資本、中興通訊、鳳凰衛視等 18 家行業領軍企業實習。在金元證券研究所實習的李艾軒,通過編制晨報、參與深度研報撰寫,從 “看懂 K 線圖” 到 “理解宏觀經濟與市場的關聯”,完成了金融認知的跨越;在啟繁科技實習的姚穎瑜,則通過協助初創企業培育工作,直觀感受到深圳 “政策 - 市場 - 人才” 協同的創業生態,“香港科研與深圳產業轉化的互補性,讓我看到大灣區創新閉環的無限可能”。

  實習期間,學子們還參與了華大基因探訪、南山古城紮染體驗、中英街歷史教育等活動,在科技與傳統的碰撞中,讀懂深圳 “敢闖敢試” 的城市精神。港大附屬學院的陳曦感慨:“早高峰的地鐵、辦公樓的燈光,讓我既體會到奮鬥的不易,更看到灣區發展的蓬勃生機。”

  分享會上,兩地學子通過圖片、視頻與現場講述,還原了從 “職場新人” 到 “業務能手” 的蛻變歷程。被表彰的 “最佳組長”張敬唯(盈科律師事務所實習)分享道:“實習期間,我不僅協助律師接見客戶、旁聽庭審,更在帶教律師的悉心指導下,獨立負責了數起案件的跟進工作。實踐中,我深刻領悟到:如何審慎甄別當事人的辯解與供述,並運用證據進行交叉驗證;如何在浩如煙海的訴訟文書中迅速提煉關鍵資訊;以及如何結合案情與法律規範,撰寫出邏輯嚴謹、論證有力的法律文書——這些至關重要的實務技能,是書本難以傳授的,唯有通過親身實踐方能點滴積累。正是這次實習,讓我真切體會到,法律不僅是精深的理論研究,更是一門講究實踐智慧的藝術。”

  兩岸三地青少年交流促進會專案負責人王榮平表示,該計畫已連續多年舉辦,始終致力于為香港青年提供 “職場練兵 + 文化感知” 的雙平臺。希望通過百餘張紀實照片,全方位展現香港青年在內地實習中的學習、探索與成長瞬間,進一步增進香港社會對青年內地實踐的了解與支持。

上一篇:美股收盘:市场谨慎看待美欧协议 三大指数涨跌

下一篇:3分钟看懂K线图:投资必备技术分析工具

猜你喜欢